Expert forum
血液標本的放置時間和方式對多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的影響
2017-12-06 00:00來源:原版作者:崔麗娜,趙云鵬
文章出處:《河北醫(yī)學》, 2016 , 22 (3) :523-526
文章導讀:目的:觀察血液標本的不同放置時間和方式對10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的影響.方法:選擇50份健康體檢者血液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將每份標本依照不同放置方式均分為5等分,A組為抽血即刻進行多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視為基礎值),B組于20℃室溫下存放,C組于4℃恒溫下保存,D組為抽血后即刻分離血清于4℃恒溫下保存,E組于-20℃下冰凍存放,B、C、D組于存放2h、12h、24h后檢測,E組7d后檢測,比較各組指標差異.結果:B、C、D組的CO2、Glu從存放2h后開始持續(xù)降低,與基礎值比較差異顯著(P<0.05);E組的Glu、AST、ALB與基礎值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該組的K+、Na+、ALT、TP、CK與基礎值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血液標本的不同放置時間和方式會對多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的有較大影響,會影響疾病診斷準確性,建議根據臨床檢測要求合理選擇血液標本的放置時間和方式.
版權聲明:
本網站所有注明“來源:“陽普醫(yī)療”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于陽普醫(yī)療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授權轉載時須注明
“來源:陽普醫(yī)療”。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網友評論:
版主信息
昵稱:Mandy Luo
郵箱:mandyluo@improve-medical.com
相關閱讀
- > 《醫(yī)學拾萃》2023年12月刊:簡述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發(fā)展歷程
- > 《醫(yī)學拾萃》2023年10月刊:分析前標本處理對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檢測的影響
- > 《醫(yī)學拾萃》2023年8月刊:PSA 檢測的標本處理、質量控制及其臨床應用
- > 《醫(yī)學拾萃》2023年6月刊:真空采血管標本放置時間和溫度對常見檢驗項目的影響
- > 《醫(yī)學拾萃》2023年4月刊:游離 DNA 管使用現狀與展望
- > 《醫(yī)學拾萃》2023年2月刊:肝素管的臨床適用檢測項目與不適用項
- > 《醫(yī)學拾萃》2022年12月刊:血清分離技術及其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 > 《醫(yī)學拾萃》2022年10月刊:標本處理對心肌肌鈣蛋白測定的影響
- > 《醫(yī)學拾萃》2022年8月刊:一種新型材料-水凝膠的合成及其應用
- > 《醫(yī)學拾萃》2022年6月刊:RFID 技術及其在醫(yī)療和標本管理中的應用與發(fā)展